姓刘/考证资料

卢杞和八学士东迁

송화강 2014. 9. 9. 11:10

 卢杞和八学士东迁

百度에 위와같은 검색어를 넣었을때 뜬 기사이다.

 

http://www.baidu.com/s?ie=utf-8&f=8&rsv_bp=1&ch=&tn=baidu&bar=&wd=%E5%8D%A2%E6%9D%9E%E5%92%8C%E5%85%AB%E5%AD%A6%E5%A3%AB%E4%B8%9C%E8%BF%81&rsv_enter=0&inputT=11594

  【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滚屏】 


卢氏小考
http://cache.baiducontent.com/c?m=9d78d513d9d430af4f9ee5690c66c0111343f0152bd6a0020fa78439e5735a315016e1ac56520705a3d20a6416dc4c4b9b832102431421c78cb88c5daecb85592a9f543e645bc61f1d895fe9895124b23d8d1facea0ee7cda869ccf3c5d3a8010e8e44050dd1ac96025f559034b84e6ab3f5c555490855fbf03067fc5a742a9f2243b147ffe135680084f2d64b4cb46b8a274ec9&p=882a9545d6d809fd02b6d02d021493&newp=8b2a971f94934eaf58eddb285100a5231610db2151dcd04f3d&user=baidu&fm=sc&query=%C2%AC%E8%BD%BA%CD%B0%CB%D1%A7%CA%BF%B6%AB%C7%A8&qid=&p1=1
卢正春
 
    卢姓在当今按人口数量排序的中国姓氏中为第42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7%,分布很广,以山东、广东、河北、广西较多,这四省区卢姓约占全国汉族卢姓人口的52%。即墨市的卢姓居住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移风店镇荒洼村、北安街道卢家庄村,以及鳌山卫镇、店集镇的几个村庄,总人口约为2.32万人。
    《新唐书·宰相世系》记载:“卢氏出自姜姓。齐文公子高,高孙奚为齐正卿,谥曰敬仲,食采于卢,济北卢县是也,其后因以为氏。”又据山东省史志办的考证:齐太公姜尚(子牙)的13代孙名奚,任齐国正卿,因功分封于卢(今长清县卢城洼)。奚的后代以地得姓,均姓卢。此时的时间约在公元前四世纪。周安王十一年(公元前391年),齐国由姜姓专政变为由田氏专政,史称田氏代齐。由于齐国这一重大变化,卢氏族人有不少逃离齐国,散居于今河南、河北、陕西、山西一带。还有南迁至今江苏,西迁至甘肃、宁夏者。
    卢氏后世人才辈出,秦代有卢生,燕人,曾被秦始皇派往东海求神仙药;博士卢敖,其子孙安家于涿水之上,于是便成为范阳涿(今河北涿县)人。范阳卢氏裔孙卢植,字子干,东汉时历任九江、庐江太守、中郎将、尚书。其子卢毓,三国时任魏司空,封容城侯。卢毓有三子:钦、简、廷。卢钦任晋尚书仆射。卢廷任晋侍中尚书,有三子:浮、皓、志。卢志任晋中书监、卫尉卿,也有三子:谌、谧、诜。卢谌为东晋文学家,有五子:勖、凝、融、偃、征。勖居巷南,号“南祖”;偃居北,号“北祖”,任营丘太守,有二子:邈、阐。卢邈任范阳太守,其子玄,任北魏中书侍郎,封固安宣侯,有二子:巡、度世。卢度世任青州刺史,有四子:阳乌、敏、昶、尚之,号“四房卢氏”。由于范阳卢氏繁衍昌盛,世代官宦,在魏晋南北朝时成为“四海大姓”,与崔姓、王姓、谢姓并称“崔卢王谢”,社会声望极高,所以,姓氏书皆说卢氏的郡望为范阳。《唐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件》称幽州范阳郡三姓之首为卢氏,《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称幽州范阳郡九姓之首为卢氏,这说明范阳卢氏在唐代仍然是名门望族。又据唐人林宝《元姓纂》载,弋阳光山县(今属河南)卢氏有唐瀛州刺史卢族尚,“自云本范阳人,本姓雷氏,后周初,以雷、卢声相近,改姓卢氏”。唐代居住在河南的卢氏曾两次南迁福建,一次是唐高宗总章(公元668-670)至武则天垂拱年间,有卢氏族人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一次是唐喜宗(公元873-904)时,有卢氏族人随王朝、王审知入闽,后均在福建安家落户。据《卢氏族谱》及有关史料记载,唐代有卢富,自江苏南京分脉,迁居虔州虔化县(今江西宁都县),“十四世处信,讳堆钦,宋宁宗嘉定十二年己卯举人,自江西虔州迁居宁化石壁村”,十七世“千四郎于宋末移居梅县白渡堡田背开基”,其后裔分居福建永定、上杭、漳州、南靖及广东韶州、翁源、英德、惠州、河源等地。
    卢姓名人,除上文提及者外,西汉初有诸侯王卢绾,丰(今属江苏)人,秦末随刘邦起义于沛,入汉中,为将军,曾任太尉,封燕王。东汉初有卢芳,安定三水(今宁夏固远东北)人,于新莽末联合三水地区羌、胡贵族起兵,后称上将军、西平王,被匈奴单于立为帝,公元29年底在匈奴扶植下割据五原、朔方等五郡,历时11年。东晋有范阳涿县人卢循,曾任永嘉太守、广东刺史、平越中郎将。西魏、北周有范阳涿县人卢辩,曾教授西魏太子、诸王,依《周礼》改订官制,北周时官至大将军。隋代有诗人卢思道,隋末有农民起义首领卢明月,所部发展到40万人,曾自称无上王。唐代,卢氏有8人任宰相:卢承庆相高宗,卢怀慎相玄宗,卢翰、卢迈、卢杞相德宗,卢商相宣宗,卢携相僖宗,卢光启相昭宗;有诗人卢照邻,为“初唐四杰”之一,还有诗人卢纶、卢仝,画家卢鸿。元代有卢世荣,曾任右丞,主持财政,还有文学家卢挚。明代有大破倭寇而著称的将领卢镗,威名仅次于戚继光、俞大猷,还有文学家卢楠、督师抵抗清兵的将领卢象升。清代有校勘学家卢文超,礼部尚书充国史馆总才卢荫溥,曾将英国侵略者军舰驱逐出虎门、位至封疆大吏的卢坤。近现代有拼音文学提倡者卢戆章,北洋皖系军阀卢永祥,民族资本家卢作孚,国民党起义将领、彝族人卢汉。
    我市的卢氏知名人主要有移风店镇荒洼村卢氏一世祖卢盛,字文隆,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中举人,宣德四年(1429年)出任陕西西安府华阴县令,此后因丁母忧归里,服阕后,再次出任浙江定海陕西延长县知县,年六十卒于任所。荒洼村卢氏二世祖卢继宗(卢盛之子),字绍先,明朝时曾任河南伊阳县令,以“名节忠义,兼而有之”入即墨乡贤祠,并入伊阳县名宦祠。荒洼村卢氏十八世卢中溪(1986年《即墨县志》人物记为卢忠溪,“忠”实为“中”,“中”为辈号),生于1887年,字宝泉,其毕生致力于“花边”编织技艺的研究与推广,由他改进首创的“即墨镶边”填补了我国手工编织行业的一项空白。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一直是即墨外贸出口的拳头项目之一,主要销往欧美、东南亚、香港等40多个国家地区。国家外贸部门曾多次称赞“即墨镶边”是“全国抽纱商品中最有名望的产品之一。”在国际上享有“抽纱瑰珍”之称。“即墨镶边”是即墨人的骄傲。
   国外卢氏名人情况。据韩国卢氏提供的先祖的记录及韩国《卢氏的源流》载,东渡到韩国的是唐朝末年上护军、翰林学士卢穗。卢穗的祖父名鸿表,曾任唐朝徐州刺史。卢穗的父亲名震顺,曾任唐朝兖州刺史。安禄山叛乱及王仙芝、朱温、黄巢在各地陆续发动起义后,身为名门望族的大部分卢氏子孙也为逃避战乱而迁移到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福建、广西、云南、台湾等东南地区。此时,卢穗带着他的九个儿子及八学士中的另外七人一起东迁至朝鲜半岛。八学士即:任积、陆种、卢穗、田秋、徐称、苏获、朱稷、阎稽。此时的朝鲜半岛正值新罗第52代王孝恭王即位,孝恭王在东京(现今的庆州)给予卢穗以国宾的礼遇。后来,卢穗等人为这片土地的发展洒下了辛勤的汗水。新罗王室根据他们的功绩,又因卢氏在中国曾是名门贵族,对卢氏九兄弟封伯九贯。悠悠千年过去,如今的卢氏后裔在韩国有30余万人。
    1992年8月,韩国总统卢泰愚对前往韩国访问,时任山东省副省长的李春亭说:“……我的祖籍在山东,先祖是太公姜子牙。我也是‘山东人’啊!”并恳切期望能帮他寻根,拜祭卢氏先祖。2000年6月18日上午,地处黄河岸边、泰山西麓的长清县平安店镇卢庄村热闹非凡。一大早,村民们就站立在街道两旁,翘首等候他们心中既“远”且“近”的客人--韩国前总统卢泰愚及夫人金玉淑一行的来访。长清是世界卢氏发祥地,卢泰愚此次到中国访问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来此寻根谒祖。9时许,一列车队缓缓驶进卢庄村,在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卢泰愚来到了村民们中间,与大家畅叙亲情,并向每户村民赠送了一个他从韩国带来的“三星”牌电饭锅。卢庄村的村民们则向卢泰愚赠送了专门请孔子第七十三代孙孔庆题写的大幅“福”字,送去了卢氏发祥地的卢氏后裔们的诚挚祝福。与卢庄村的宗亲们依依道别后,卢泰愚一行又来到归德镇坟台村,参拜了卢国国君墓,并听取了长清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长清县卢氏源流研究会名誉会长卢现起的有关介绍。6月18日下午,卢泰愚一行又兴致勃勃地来到齐国故都--临淄,拜谒了姜太公衣冠冢等。在太公牌位前,他叩首膜拜。又在讲解员的引导下,缓步来到姜太公衣冠冢。衣冠冢占地3.6亩,树木葱茏,卢泰愚夫人在墓碑前伫立良久,鞠躬献花。随后参观了姜姓渊源考证展厅,并欣然提笔留字:“继承祖先遗志”。
    卢姓移居台湾最早者,是广东省镇平县白渡堡柳下村的卢齐登,时间在清朝初期。康熙年间,又有卢云广入垦台北。此后,闽、粤卢氏入台人数不断增多。目前,卢姓是台湾第39大姓。近代以来,卢姓有些人走出国门,到海外开拓新的事业,现主要分布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
    卢姓不仅是汉族大姓,而且也是古今一些少数民族所使用的姓氏。除上面述及者外,汉代匈奴人有卢姓;金时女真人纥石烈氏,汉姓为卢;世居绶山、沈阳、辽阳等地的满洲人有卢姓;清代满洲八旗姓赫舍里氏的一支,后改为卢氏;赫哲族努耶勒氏,汉姓为卢;彝族阿卢氏、勒戈氏,汉姓均为卢;满、彝、壮、苗、瑶、黎、毛难、仫佬、蒙古、布依、土家、朝鲜、台湾土著等民族均有卢姓。
返回顶部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23日


<%pppid=225%>
Copyright © 2006 即墨市史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webidhao=225%><%webidhao=225%> <%set rsyt12 = 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StrSqlyt12 = "select * from config where id='"&webidhao&"' " set rsyt12 = conn.Execute (StrSqlyt12) bmid2=rsyt12("bmid") sqlb2="select * from admin where id="&bmid2 Set rsb2= 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rsb2.open sqlb2,conn,1,1 %><%if rsb2("fangshi")<>"" then%>电话:<%=rsb2("fangshi")%> <%=rsb2("fangshi2")%><%end if%> <%if rsb2("email")<>"" then%> 邮件: <%=rsb2("email")%><%end if%><%if rsb2("fax")<>"" then%> 传真:<%=rsb2("fax")%> <%end if%><%if rsb2("jiazhu")<>"" then%> 办公地址:<%=rsb2("jiazhu")%><%end if%> <%if rsb2("youbian")<>"" then%> 邮编:<%=rsb2("youbian")%><%end if%> <%if (rsb2("fangshi")<>"" or rsb2("email")<>"" or rsb2("fax")<>"" or rsb2("jiazhu")<>"" or rsb2("youbian")<>"") then%>
<%else%><%end if%>中共即墨市委、即墨市人民政府主办,即墨市委、市政府计算机中心承办. 深圳市尊盛科技提供门户平台解决方案

'姓刘 > 考证资料'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木宫泰彦《 日华文化交流史》(富山房,1955 年)  (0) 2015.04.02
劉姓的历史源流  (0) 2014.09.09
跨越千年的“遣唐使之旅“  (0) 2014.08.31
刘承备  (0) 2014.07.09
刘敞和仙菴先生文集  (0) 2014.07.09